认证首页 >> 认证知识 >> ISO14000 >> ISO14001标准条款间的逻辑关系

ISO14001标准条款间的逻辑关系

最近更新:2014/7/16 | 人气: 9207

ISO14001标准由17个条款构成,每一个条款都有独立的管理职能。然而,仅仅从各条款要求去理解环境管理体系是不够的,ISO14001所提供的是一个系统化、结构化的环境管理体系,应将ISO14001的若干条款要求综合起来考虑,协调一致,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一、ISO14001标准体现社会环境保护和组织经营发展的双重需要                     


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根据国际环境保护的要求,并结合20世纪70~80年代各国环境管理的经验制定的。一方面慎重、全面地考虑了世界环境保护的要求,考虑了各国不同的文化、经济条件和环境管理现状;另一方面也从企业的生产、经营要求出发,体现了企业管理的要求。ISO14001中的4.2环境方针和4.3.2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体现了这两方面要求。


环境方针是一个组织的最高管理者环境管理意图与原则的陈述,是组织生存与发展需要的体现,也是组织迎合社会环境保护浪潮,满足市场环境需求的体现。由最高管理者确定环境方针也体现了组织进行环境管理的决心。


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则代表了社会、公众和不同相关方的外部要求,反映了ISO14001标准服务于众多相关方的特点,是社会发展和科学进步的客观要求;组织应明确适用于组织的外部要求,并将这些要求转化为内部的管理要素,跟上社会变化,以持续满足标准的要求。


这两个条款一个来自于最高管理者对组织经营与发展的考虑,一个是来自于社会的客观要求,当这两者的要求有差距时,就应根据标准中有关限制性的要求,在法律法规的基础上,有所选择地开展环境管理工作。


            二、环境因素在环境管理体系中的核心作用



 


23


环境管理体系实施的目的在于控制环境因素,减少负面的环境影响;因此全面识别环境因素并准确地评价重要环境因素成为环境管理体系建立与保持的基础。对评价出的重要环境因素的控制与管理成为体系运行的重点内容。


巍然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提出控制要求并予以完成,环境管理体系条款依次展开。这些要素直接作用于环境因素本身,包4.3.1环境因素、4.3.3目标、指标和方案、4.4.6运行控制;4.4.7应急准备和响应、4.5.1监视和测量和4.5.2合规性评价。这些条款的对象是与环境因素相关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以调整环境因素对环境的影响为目的,直接减少对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并改善组织的环境绩效。这样在环境自身的管理上就构成了一个PDCA循环,成为环境管理体系的主线。

转载请注明:http://www.cniso.com.cn/book-2637/




相关资料下载

最新发布认证知识

咨询热线:
13925768373
13925767953
13925760773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