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证首页 >> 认证知识 >> ISO45001 >> 第四章 事故预防原理 第二节 第3页

第四章 事故预防原理 第二节

最近更新: | 人气: 8376


①人的行为层次及安全教育

拉氏姆逊(J.Rasmussen)把生产过程中人的行为划分为三个层次,即反射层次的行为、规则层次的行为和知识层次的行为,如图4.7。

对于反射层次的行为,容易由于操作者不注意而错误地接受刺激,或操作对象、程序变更、仪表、设备人机学设计不合理而发生失误。进行规则层次的行为时,操作者可以由于思路错误或按常规办事,或由于忘记了操作程序、省略了某些操作、选错了替代方案而失误;长期的规则层次行为形成习惯操作而不大用脑思考,在出现异常

情况的场合容易发生失误。进行知识层次的行为时,操作者受已有的知识、概念所左右,可能做出错误的假设、设想或推论,或对事故原因与对策的关系考虑不足而发生失误。
在进行安全教育时,要注意针对各层次行为存在的问题,采取恰当的弥补措施。


②安全教育的阶段

安全教育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的教育,即安全知识教育、安全技能教育和安全态度教育。安全知识教育使人员掌握有关事故预防的基本知识;安全技能教育,通过对受教育者培训及反复的实际操作训练,使具逐渐掌握安全技能;安全态度教育的目的是使操作者尽可能自觉地实行安全技能,搞好安全生产。

3)其他管理措施
合理安排工作任务,防止发生疲劳和使人员的心理紧张度最优;树立良好的企业风气,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调动职工的安全生产积极性;持证上岗,作业审批,安全确认。

转载请注明:http://www.cniso.com.cn/book-7304/




相关资料下载

最新发布认证知识

咨询热线:
13925768373
13925767953
13925760773
在线客服